云南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贯彻习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紧紧围绕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,一体推进资源经济、口岸经济、园区经济,加快沿边产业园区和国际口岸城市建设,积极承接产业转移,抓实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推动新兴产业集链成群,坚决打赢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战。
云南省先后出台《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(2022—2024年)》《云南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《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2—2024年)》《关于加快疫苗产业发展的意见》以及新材料、数字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文件,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、新能源电池、疫苗等产业链发展,加强产业规划引导。超前谋划形成绿色铝、绿色硅、新能源电池、生物制品等28条产业链提升方案,找出产业发展优势,选准产业发展赛道。
《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(2022—2024年)》提出,到2024年,全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,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,支撑产业强省建设的作用持续增强。
产业布局持续优化。初步形成优势互补、产业联动、区域协同、错位发展、链条完备的发展格局。
产业结构逐步升级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明显提升,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突破,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,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显著加快,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。
质量效益不断提升。各类市场主体较快增长,龙头企业、“链主”企业规模不断扩大,新产品、新业态蓬勃发展,产品质量持续改善,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,企业品牌创新力、影响力不断提升,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明显提高。
创新能力持续增强。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,一批优质企业在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品牌创新、管理创新、业态创新、模式创新上取得积极成效,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实现突破。
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。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扎实推进,一批企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,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,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,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。
发挥绿色能源优势、资源优势、区位优势、劳动力优势,近年来,我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,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入滇发展,推动了我省产业格局的加速重构,产业发展呈现多点支撑的新局面。
引进了魏桥、神火、今飞轮毂等龙头企业,初步形成了“原料—电力—绿色铝—铝材精深加工—综合利用”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,“中国绿色铝谷”正在崛起。引进了隆基、晶科、晶澳、通威等龙头企业,打造形成“工业硅—多晶硅—单晶硅—电池片—组件—应用”的融合发展闭环,“光伏之都”初具雏形。引进了湖南裕能、杉杉股份、德方纳米、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,新能源电池“资源—材料—电芯—电池—应用—回收利用”全生命周期产业链趋于完善,已成为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。此外,生物医药产业、纺织服装产业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也迈入“快车道”。
开发区是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,是产业强省的主引擎。围绕大力发展资源经济、加快发展口岸经济、全面振兴园区经济,云南省科学谋划园区产业布局,以更快、更准、更实的工作举措,着力打造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优质平台。(云南日报 记者胡晓蓉 李承韩 )
Copyright © 2023 半岛官方入口公司 版权所有 琼ICP备2354888号